Heritage Wall | 时光走廊
Panel 1 - 愿景与使命
本寺旨于成为教导、实践与弘扬上座部佛法、戒律的场所。
我们的使命是保存与弘扬上座部传承的佛法与戒律、 以便为今世及后代的新加坡人民带来幸福与安乐。我们特定的目标为:
创造有利的环境、 以弘扬佛法、戒律; 培养与支持那些有意研习教旨(Pariyatti)、 实践道法(1 (Patipatti)、 通达教旨(Pativedha)及弘扬正法 (Dhammaduta)的人才。
设立图书馆、出版与流通佛教书籍或通过其他管道、以作为学习正法与戒律的资源。
开办佛学班、课程与研讨会、来教导佛法和戒律。
主办社交与慈善活动、 以鼓励本寺会员与公众人士培养与 实践佛陀所教导的布施(Dāna)、慈心(Metta)、悲心(Karunā)、 喜心(Muditā)和舍心(upekkhā)
Panel 2 - Phra Khru Prakasa Dhammakhun (Dhammaguna) 我们的开山祖师
Phra Khru Prakasa Dhammakhun (昵称为龙婆(Luang Phor)敬爱的父亲)。龙婆于 1923年4月6日出生于泰国的武里南府 (Buriram)。16岁那年剃度出家为沙弥,1943年則受更高的戒,成为比丘。
龙婆于曼谷的马哈马库物(Mahamakut) 佛教大学完成学业后,即在泰国南部宋卡府及马来西亚半岛北部多个地区弘扬佛法。1960年, 龙婆首次抵达新加坡, 入住于惹兰红山的Wat Ananda Metyarama 寺院。
作为他那深切愿望的一部分, 即欲传播佛陀的教诲予新加坡人, 龙婆与另一位泰国僧人携手创建了巴礼莱佛寺。此佛寺最初位于 Poh Huat路。一年后, 即1963年4月20日, 它于新加坡社团注册局, 被正式注册为一员。
随着时光的推移, 巴礼莱佛寺因会员与信众日渐增多, 便搬迁至场所更大的9, Jalan Nipah, 然后再搬至現址 49, Bedok Walk。在龙婆(Luang Phor - Venerable Father) 的领导下, 佛历的活动定期举行。 周日的佛法课程与周二的静坐课亦经常定期为本寺会员与信众开办。
此外,本寺亦通过邀请来访的僧人开示佛法, 举办禅修班, 印刷佛法书籍, 以免费分发。在所有活动中, 本寺也履行社会责任, 组织拜访与捐助慈善机构。
龙婆(Luang Phor)乃是一位慷慨和关心他人的比丘。龙婆坚信学术与宗教教育之重要性。龙婆慷慨大方的性格, 引导他在泰国的家乡,即武里南府(Buriram), 为贫穷人士建立了一所学校。1988年,龙婆亦于布里兰省赞助建造一座寺院, 并将其命名为Wat Bodhidhammakhunaram。他恪守了佛陀对他的首批比丘的强制令: “出于悲心, 为了众人的幸福与安乐, 而传播教义”。
龙婆于1996年12月22日, 于泰国曼谷 圆寂。龙婆在生时, 于新加坡与泰国无私地付出时间、精力, 以佛法教育、服务社区,成为后人之楷模。
里程碑
Panel 3 - 25-2-2007: Dhammasathit 舍利塔(Cetiya)
2004年僧团与管理委员会的委员决定扩建此寺院、 这其中包括舍利塔、图书馆、斋堂、教观堂、禅堂及置放佛陀与诸多阿罗汉塑像之纪念堂。我们有幸获得泰国森林派禅修传承者龙婆曼 Bhuridatto的一颗舍利子及菩提伽耶(Bodhgaya)佛陀成道宝座处的一片菩提叶、 置放于舍利塔中。
2004年12月26日奠基、 而破土仪式则 于2005年9月9日举行。舍利塔于 2006年11月5日竣工。僧团与管理委员会的委员决定为舍利塔取名为 Cetiya Dhammasathit 意义为: 佛法根基稳固之处。 、
舍利塔包含了4个部分:
较低层基部为八个圆环、 代表佛陀所教导的八正道、 以趋向证悟。
钟形圆顶代表佛陀的身体、 以收纳佛陀及其阿罗汉弟子的舍利子匣、 及其他重要文物。
四边平台代表四念处、乃佛陀教导如何关键地导向正念的方法。
塔尖共有十三个圆圈、 代表十三种苦行(dhutanga)。这一部分的苦行训练、 成为僧人导向证悟之道。舍利塔末端则冠之予莲花花蕾顶尖、 代表以佛陀之道为目标、 即是完全从轮回中解脱出来。
Panel 4 - 阿姜庆尊者被授予昭坤 ”Chao Khun”的宗教称号
2014年12月5日
阿姜庆尊者获得泰王拉马9世(Rama (IX)、 授予昭坤 Chao Khun Vinaya Dhamma Vidhesa 的称号。此乃是对阿姜庆尊者、 坚定不移地于泰国与海外传播佛法、 指导同修及支持泰国佛教社团的认可。这些年来阿姜庆尊者非常积极地在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及中国弘扬佛法。阿姜庆尊者亦于马来西亚、 柔佛州创立了宁心寺、 于泰国清迈府创建 Wat Paa Doi Charoentam.
2015年、 阿姜庆尊者参加了戒师(Upajjhāya)培训课程、 随后获得必要之证书以主持出家仪式。阿姜庆尊者获得泰国法宗派僧团 (Dhammayuttika)的授权、 可在泰国以外的东南亚国家及澳洲主持出家仪式。
Panel 5 - 新加坡50 集体出家
2015年8月1-9日
2015年为配合新加坡庆祝独立 50周年纪念日、 本寺举办了集体剃度出家的活动。因本寺当时并无戒坛、 故58位男信徒 能于“水戒坛”上参于出家仪式。
58位刚出家的僧人、 参与9天的僧侣培训课程、 亦于新加坡国庆日前夕(2015年8月8日)参加夜间的祝福与护卫经的念诵。
随后、约有近100位的僧人、 于本寺的范围内托钵化缘。本寺为了纪念新加50周年国庆日、 制作了 3个一套限量版的护身符。
Panel 6 - 正法律光辉戒坛 (Uposatha Hall)
2018年7月1日
正法律光辉戒坛(Uposatha Hall) 2013年10月、 僧团与管理委员会开始计划建筑一座戒坛、 以便使巴礼莱成为功能齐全的寺院。拥有一座戒坛对寺院生活、 是颇重要的。
戒坛是让僧伽执行正式活动的场所、 如举办出家仪式、 每半月于戒坛背诵巴帝摩卡(Patimokkha) (比丘所必须持守的227条戒律)或办理其他僧团之事务。如无戒坛、 一座寺院是完善的。2016年7月 31日举行破土仪式、 2017年12月、 戒坛终于落成。它乃是新加坡首座泰国森林派传承的戒坛。
正法律光辉戒坛、 意思是能够让经教和戒律发光发亮的地方。
本寺的戒坛于2018年7月1日举行隆重开幕典礼。贵宾为东海岸GRC的国会议员 Ms Cheryl Chan Wei Ling。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因为估计有200 位来自泰国、马来西亚、 印尼与新加坡的僧人、 出席并协助开光诵经与授权仪式。
Panel 7
2018年7月27日
巴礼莱首次举行出家仪式。首位于本寺巴礼莱戒坛剃度出家的男信徒是Phra Jusman。此次出家仪式是于2018年 7月27日举行、 且是依据戒律(寺院戒律)而为之。 由僧团最少5位僧人见证。阿姜庆尊者、一位资深僧人、 具备至少10戒 腊(Vassa)是Phra Jusman 的戒师。
2019年2月19日
阿姜庆尊者被指定为“阿育王柱道德领袖奖2019”的获奖者。
2019年2月19日
阿姜庆尊者荣幸获得“阿育王柱道德领袖奖2019”。 此负盛名的奖项、 是由“泰国佛教有杰出贡献者协会、 国家佛教局及促进佛教中心所颁发。
这是对阿姜庆尊者坚定不懈地传播佛法、 以身作则的领导和对佛教社区作出巨大贡献的认可。
颁奖仪式于泰国皇家军队总部举行。
Panel 8 - 巴礼莱首次集体出家体验营
2019年3月17-26日
本寺于2019年3月17-26日、 举办了10天短期集体剃度出家活动、 此活动为首次于正法律光辉戒坛举行。 共有32位参与者进行剃度。阿姜庆尊者乃是主持此次活动之戒师。 出家僧众有机会体验佛教托钵僧的生活方式、 学习佛法(佛陀的教旨)、 同时参与密集禅修训练。
Panel 9 - 佛法开示及禅修活动(Meditation Retreats)
龙婆Thong (1952)
龙婆 Liem (1961)
龙婆 Thoon (1963)
龙婆 Anek (1967)
龙婆 Sumedho (1967)
龙婆 Boonsong (1967)
龙婆 Ganha (1970)
龙婆 Viradhamma (1974)
龙婆 Piak (1975)
龙婆 坦尼沙罗(Thanissaro) 比丘(Ajaan Geoff) [1976]
龙婆 Dtun (1978).
龙婆 Nyanadhammo (1979)
阿姜Dhammavuddho (Bhante Hye) (1983)
阿姜开照(Kai Zhao) (1987)
慧光师父 (Ajaan Jutipanno) (1991)
阿姜马丁 (Ajaan Martin) (1995)
Panel 10 - 托钵化缘 (Piṇḍapāta)
托钵化缘乃巴礼莱佛寺常住比丘的日常作息。此作法让会员与信众布施供养食物、 是佛陀所允许的。除食物外、另三种资具为: 药物、衣物与居所。于此过程中布施者通过慷慨供养僧人、 让僧人能依赖基本的食物、 存活下去。此是每天僧人与在家居士结缘互动的方式。实际上、支持者会供养饭或食物予僧人、 对布施者出于悲心、 僧人还是会接受未煮熟的食物。所有未煮熟的食物皆交由厨房助手为僧人准备膳食、 剩余的食物则与慈善/福利机构分享、 毫无浪费。僧人于早上8点半至9点托钵化缘时、 都会由志愿者陪同到特定的市集/巴刹及熟食中心去。
实践
Panel 11 - 供养食物 (Dana)
按照寺院戒律(Vinaya)、 比丘须于午时前进食。巴礼莱佛寺之比丘于斋堂用餐时间则为早上9点半与11点。周日则例外、 僧人皆于早上11时、 在僧座上用餐。
厨房助手只准备 11点所需供养的餐食。如果布施食物者无法于比丘托钵化缘时供养、 那么可于另2个时段供养。
供养的食物有所差异、 是根据佛陀与众弟子的餐食习惯而定。中午过后、 即不食用固体或奶类食物。 建议布施者供养之食物为主要谷物、主食、水果、饮料等。请参考本寺所出版之指南。
Panel 12
诵经
诵经乃是朗诵佛陀的教导开示或总结。这可协助心的专注力导向善的目标、 如三宝(佛、法、僧) 之功德。此外、于正式禅修前、 帮助心专注与当下的任务。巴礼菜佛寺每天于大殿诵经、 由僧人以巴利文(佛陀过去经常使用的语言) 领诵、有些段落则使用泰语。欢迎信众参与这项日常集体活动。
成人、青年与儿童佛学班
成人佛学班的成立是为了协助个人对佛陀教诲的认识了解、 如经,论藏的学习 (Buddhist metaphysics)。青年佛学班则是为12-18岁的年轻人而开办、 儿童班则是为6-12岁的儿童教导佛学。举办这些课程的目标是让他们能从年幼开始便培养德行、 对佛法有基本的了解。
节庆
Panel 13 - 僧宝节 (Saṅgha Day)
这天亦称为僧宝节(Māgha Pūjā)鉴于自发与吉祥的聚会、 佛陀为这些已圆满证悟之比丘、 (Ovāda Pāṭimokkha Gāthā -教诫波罗提木叉偈)佛法教义的总结。随后佛陀出于对世界的悲心、 指派他们出去弘扬佛法、 造福大众。
Panel 14 - 卫塞节、卫塞日或佛陀日 (Visākha Pūjā)
卫塞节于佛历中、 乃为最重要的日子。佛陀于这天诞生了、 35岁圆满自证成道、 45年后入大般涅槃 (MahāParinibbāna)。这些事件皆发生于五月的月圆日、 当时月亮位于 Visākha 星群中、 这就是为什么这一天被称之为Visākha Pūjā。
Panel 15 - Asalha Pūjā (Dhamma Day)
这一天也被称为“佛法日”、 纪念佛陀开悟后首次开示。此乃是佛陀曾于森林中修行多年的五位苦行者所作的开示。听闻此次开示后、 其中一位苦行者(乔陈如尊者)、 首先了悟正法、 成为首位获得入流的圣者。
Panel 16 - 出雨季安居日 (Ork Pansa) / 德沃罗哈纳日 (Devo Day)
Ork Pansa (泰语字面上表示从雨季安居中出来)、 此标志着僧团雨季安居结束、 此时正值农历九月的月圓日。 上座部传统的文本描述了佛陀在忉利天/三十三天度过了第七个雨季安居、 目的为教导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佛法。(摩耶夫人产下太子七天后就往生了) 佛陀在教导完整的佛法予母亲后、 亦是雨季安居最后一天、 便从忉利天降落人间。现今、 这一 天被称为”出雨季安居日(Ork Pansa)。” 为纪念这一事件、佛教徒以节日庆祝雨季安居结束。
于此日、住于寺院中的僧众将举行德沃罗哈纳仪式(Devorohana ceremony)、 即于寺院范围内、 托钵化缘、 以纪念佛陀从忉利天下降。根据文本的说法、 当佛陀从天而降时、佛陀展现神通、 让世间的人同时看到天堂与地狱的两种境界。
Panel 17 - 卡帝那日 (Kaṭhina Day)
此活动是于三个月的雨季安居圆满结束后、 所举行的庆典 (巴利语为“vassa”或泰语为“Pansa”)。于这一天、 会员或信众有机会将整套袈裟或可制作袈裟的供养给僧团。仪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陀觉悟(涅槃)后的第 25年。当时佛陀于印度憍萨罗国(Kosala)舍卫城附近的祇树给孤独园进行雨季安居。
有一次、 来自沙克德(Saketa)的30名比丘在雨季安居结束后、 拜访了佛陀、 以便向佛陀顶礼。途中、 因为还在下雨、 他们全身湿透、 浑身是泥。
因他们无备用之袈裟、 所以无法于拜见佛陀前換下袈裟。出于对他们的慈悲、 佛陀允许举行卡帝那庆典, 让僧人用居士们所供养的布、 剪裁并缝制新的袈裟。
这事件必须在当天完成。在佛教国家中、 这对寺院来说、 是极重要、 欢乐又有福报的活动。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 有许多寺院、 所以这些寺院是被允许于雨季安居结束后的一个月内、 举行卡帝那庆典的。
Panel 18 - 米塔与慈善日
米塔与慈善日
米塔(Cetiya Kao San)乃是泰国东北部 (Isaan)传统的布施仪式(施予与分享)。 因为我们已故的开山祖师 Phra Khru Prakasa Dhammakhun 来自泰国东北地区(Isaan)、 所以他从巴礼莱寺院成立之初、即引入了这种作法、这一天、我们即会庆祝 一年一度的慈善日。
此乃是寺院所保留的传统、 作为其对整个社区的支持、 不分种族、语言或宗教。这些受惠者皆是慈善机构里的居民。他们的中选代表了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与宗教的国家。
米之行
这项活动是由社区领导发起。他们聚集参于的人、 步行以“赚”取大米。这些米将捐赠予弱势群体。于此项活动中、 参于者每走完400公尺、 赞助者将捐出一碗白米及一碗糙米。每年巴礼菜寺院的50名会员及信众都会汇集一堂、 以支持此项活动。
佛教
Panel 19 - 乔达摩佛陀
(第一部分)
佛陀(“觉悟者”)为佛教的创始人。约于2500年前诞生于古印度东北部、 是释迦族的一位王子。佛陀之父亲为净饭王、 母亲为摩耶夫人。佛陀原名为悉达多乔达摩。身为一名王子、 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拥有可入住的雨季、冬季、夏季宫殿。
然而、 有一点让菩萨(寻找觉悟之道者)明了、 一切他所追寻的美好事物皆会经历衰老、疾病及死亡。思考这些事实、 他即对本身之青春、健康与生命产生了厌离之心。
他感到沮丧、 认为这种平常的生活毫无意义、 于是他认定生命中唯一崇高可敬的目的、 即是寻找离衰老、疾病与死亡之道: 即不死之法。换句话说是一种永恒的快乐、 无需与他人斗争而得到的快乐、 无人会受到伤害而得到的快乐。
他还意识到、 如果他继续纠缠于家庭生活的责任中、 即无可能找寻求得此种快乐。因此、在印度文化中有着悠久的传统、 即成为宗教流浪者——他剃掉了头发与胡须、 穿上棕色袈裟、 离开家人、 进入荒野、 成为托钵僧。
于追随兩位教导深入禅定方法的大师后、 他意识到此种禅修无法让人了生脱死。因此、 他决定自寻出路、 独自一人进行了六年的自我折磨、 让自已挨饿、 希望剧烈的痛苦能净化自己的心。但最终、 他意识到这方法无法让他达到所追求的崇高目标。
他忆起童年时、 他独自坐在一棵树下、 进入一种全神贯注、愉悦的专注状态、 称为禅那(jhāna)、 那时他只是专注于呼吸。他想知道、 此可能是通向不死之道的方法吗? 他决定试一试、 便放弃了自我饥饿的计划、 以恢复体力、 才可达到那种定力。他亦意识到须训练自己的心、 排除不善的念头—— 那些会对禅那修行构成障碍的事物-只允许有利于安定心的念头。掌握了这些技巧后、 他发现它们确实构成了不死道的核心、 这便是他所要追求的。
(第二部分)
在他觉悟的那个夜晚、 菩萨坐在一棵树下—这棵树后来被称为菩提树 并专注于他的呼吸、 他不仅能够达到儿时所达到的禅那状态、 而且还能达到三个更高的禅定。达到第四禅那时、 他的呼吸自然地宁静、 心光亮、平和(equanimous)的、 他应用那个层次的定力、 获得三种智:
知道自己无数的过去世。
了解所有众生如何死亡、 并依据他们的业力( kamma) 往生。kamma (一个意思为“行动”的词、 现在以其梵语karma更为人所知)
知道关于如何解脱他称为烦恼/垢染 (āsavas)或染污(导向轮回之因)的精神状态的知识。
Panel 20 - 乔达摩佛陀 (成第三部分)
当这些染污(不仅将心与轮回相连、 同时也连接了空间与时间)、 从他的心中息灭时、 菩萨-现已成佛—经历了不死的境界—之后他称这为涅槃Nibbāna(现今于梵语为Nirvana): 不再有束缚、 这即是觉悟。
佛陀觉悟成、于印度大陆弘法45年、 直至80岁圆寂为止(证悟MahāParinibbāna)佛陀对众弟子的最后遗言: 一切因缘和合法必将败坏、 应精进修行以征得解脱。
Panel 21 - 佛陀教诲之主旨
于佛陀开悟之后、佛陀了悟三种智慧。第一种智慧让佛陀明了、 无法保证在宇宙中生生世世都能向上提升、 众生一次又一次上升下降、 上升下降。此即是为何佛陀将生生世世的过程称为轮回: 继续生死流转。第二种智慧让佛陀知道、 众生不停生死轮回的原因乃是由他们的业力所决定的。正如过往的业力为今生当下提供原料一样、它也为你死后的下一世提供原料。
善的业使再生善趣成为可能、 不善的业力开启通往恶趣的道路。因为善趣的众生会被他们的快乐所迷惑、 以致他们变得漫不经心和自满、 他们常常忘记继续造更多的善业。
这就是为何他们会下坠、 是因为他们的福报已耗完。因为意识与贪爱可以无限期地继续相互滋养、 周而复始的导致无止境的轮回、 除非你已掌握技巧、 使其结束。因为这流转的过程即是一次次的生灭生灭、 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需要不断喂食、 所以它不仅不稳定、 而且压力大又痛苦、 因为它受到渴望和对下一个食物来源的不确定性所驱动。它还会给你提供食物或想要与你拥有相同食物来源的其他人带来负担。
了解这些事实、 佛陀看到他所寻求的快乐在有为的宇宙中是找不到的、 即便是最高的层次(天界)。然而无意义的轮回、 让他可以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赋予生命的意义。 基于这两个原因、他认为找到幸福和有意义的唯一方法、即是找到结束轮回的方法。此是为何他于开悟的那个晚上、 他将心转向第三智:如何终结从心释出的染污、 以及淹没它的贪爱和再生的念头。他看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在宇宙中、 而是在心中。
Panel 22 - 四圣谛
止息,贪爱的智慧、 是观察当下的经验、 它可分为四类:
dukkha (苦、压力)
苦的原因
苦的止息
止息苦之道(方法)
这些类别中的每一个都包含一门功课、 在某种意义上、 佛陀认为如果任何人想要结束痛苦、这就是他或她必须做的事:
了解苦
离弃引起苦的原因
了知到它的止息
培养止息苦之道
当佛陀完全达成这四门功课、 佛陀解脱束缚、 达至(涅槃)、 那即是佛陀的觉悟。
当佛陀开始弘扬佛法时、 他将此四个类别称为四圣谛——它们引领心达到崇高的目标、 这乃是他不停寻觅的目标。这些真理能助人解决苦难的问题、 犹如一名熟练的医生能治癒疾病。识别症状、 追查症状的原因、 确认去除致病的根源、 疾病即可治愈。这些真理构成了佛陀所有其他教诲的框架。
Panel 23 - 佛陀的中庸之道 (Majjhima Patipada)
佛陀导向觉悟之中道
为了从轮回中获得完全的解脱、 不再生生世世地流转、 不再经历生死、 佛陀教导佛教徒实践八正道。它包含了:
正见
正思惟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正定
觉悟之道的这八个因素亦被称为三学: 戒(正语、正业、正命), 定(正精进、正念、正定), 慧(正见、 正思惟)。
Panel 24 - 佛法经典名言
听闻佛法有五种好处。哪五种? 即听闻以前未曾听闻的,澄清以前所听闻的,消除疑问,纠正见解,使心念平静。这就是听闻佛法的五种好处
~ Dhammassavana Sutta
若人作善已,應復數數作;當喜於作善,積善則受樂。
~ 法句经118偈
犹如母亲用生命保护自己唯一的儿子、 应以无限的慈爱心对待一切众生。
~ 慈心经
贪、嗔、痴是我们全部苦的根源。 我们应学习去克服它们、 以便从它们的掌控中解脱出来。这乃是非常艰难的事、 这犹如佛陀告诉我们远离儿时已认识的朋友、 是非常难分离的。
~ 阿姜查尊者
发自内心的佛法如泉水流淌、 永不干涸。 但是来自记忆的知识就像罐子里的雨水。一旦雨季结束、它很快就干枯了。
~阿姜查尊者
Ehipasssiko - 来、 亲自见证老师的传承、 或经典或抽象的逻辑。勿盲目信任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或受人尊敬的大师、 而是要自己审视这个问题。当你自己知道事情是不善或有害的、 那么你应抛弃它。当你自己知道事情是善与有益的、即应接受它及实践之。
~ 竭腊摩经
一切就在此。佛陀即是法、 法即是佛陀
~ Dhammassavana Sutta
如你只听闻佛法、 但并不实践它、 你犹如汤锅中的勺子、 每天勺子皆在汤锅中、但它并不知道汤的滋味。你必须反省及禅修、 才会知道它的味道。
~ 阿姜查尊者
你的善良必须自己来确定,而非由他人认为是好或是坏的,否则你的德行是不牢靠的。这是世界上其中一件最可怕的事情之一; 当你意识到你不能依赖你的善良、 你不能指望你会永远善良及富有悲心。如果心的粮食源自于外、 总有那么一点、 当你觉得食物来源受到威胁时、 你即会想要反击。当你的快乐取决于外在的事物时、 不仅你的快乐会受到外界的威胁、 你的善良——你不伤害任何人、 不参与暴力的决心 一也会受到来自內在的威胁。你遇到了你画的线: 只要这没有受到威胁就没事。如果这受到威胁、 那即有麻烦了。
~ 坦尼沙罗尊者/比丘
活在当下你将能寻找到平静。你不可能于过去或未来寻获它。平静的心是须保持在当下的。
~ 阿姜苏察尊者